身为女人,靠抓、靠控制、靠监视、靠赋予责任与代价是留不住心爱男人的心的,但如果你懂得并具备了妻性,还用得着去抓住男人的心吗,他早就呆着不想走了。
| |
《红楼梦》中以神奇之笔,几乎穷尽了各种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角色,不论出场时间长短,无一不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观察感知这些女性的视角只有一个,那就是贾宝玉。
无疑,贾宝玉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这个人物却颠覆了中国男人的整体形象。
数千年来,中国男人一直都是在用眼睛欣赏女性,只有贾宝玉第一个开始用心观察女人。贾宝玉真正成了“古今不肖无双”。
在大观园这个相对封闭的女儿国中,贾宝玉第一次把自己摆到与女人平等的甚至是旁观的位置。
贾宝玉能处于这样一个位置纯属巧合,或者说,在封建男权社会中,这种情形的出现绝无仅有。在大观园中的女性之所以能百花竞放,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美,就在于这里不经意形成了一个悍见的母系社会:处在权力最高层的是贾母、元妃,而不是男性。这种设计大概也是作者深意所在,因为他意识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男权社会中,充分展示女性形体美、灵魂美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是一个梦。所以,当贾母、元妃相继离世之后,大观园中女性悲剧命运不可避免。这属于时代的大悲剧,经过历史的发展,到如今已经不复存在。虽然在有些领域岐视女姓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整个大环境已经完全变了。
不过,《红楼梦》中女性因性格造成的悲欢离合却是永恒的,对现代女性仍然具有很强的启发参照意义。
对《红楼梦》中女性,当代中国男人(过去上大学就与同学讨论过这个话题)最心仪的并不是林黛玉,理由是林妹妹心眼小,说话尖刻,一天到晚哭哭谛谛,身体又不好,弱不禁风。相反,倒有很多人欣赏薛宝钗,认为论美貌,她比林黛玉犹有过之,论才识,两人不相伯仲,而且能力强识大体。还有很多人觉得找花袭人做老婆最好,生活上被照顾得无微不至服服帖帖,哪个男人不想。不过有意思的是,几乎没有人喜欢王熙凤,虽然她美貌能干,但未免太过狠毒了一点。
以上这些观感只是男人说出来的,其实在每个男人内心深处,还有说不出的梦想在。
这才是曹雪芹的伟大,他就抓住了每个男人心中的梦想。
现实生活中你也许不怎么喜欢林黛玉,但每个男人都有一个梦中的林妹妹。还是端木蕻良(当代最深刻的红学家之一)目光犀利,他就看出,与贾宝玉有感情纠葛的女人中,只有林黛玉对他的爱是没有附加条件的(这也是宝黛爱情悲剧震憾人心的总根源,因为这爱更纯粹纯洁)。其他如薛宝钗、花袭人等,都在爱的幌子后面隐藏着别的目的:如功名利禄。正是因为贾宝玉感受到了后者随“爱”而来枷锁的威胁,所以本能地要抗拒。他的精神与灵魂只有到了林黛玉这里,才是舒畅自由的。所以才有当薛宝钗劝说贾宝玉要用功考功名时,脱口而出:“林妹妹从来不说这些混帐话”。
只要是正常的男人都期望获得甜美的爱情,但还有更大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期望获得精神与灵魂的自由舒展。如果爱情与精神灵魂的自由起了冲突,爱情的枯萎死亡就成为必然。贾母、王凤姐、薛姨妈、薛宝钗合众人之力,机关算尽,欺瞒一个弱女子——林黛玉,表面看是取得了完胜——让宝玉与宝钗成婚,但事实结果却是一场空,贾宝玉的心已林黛玉而去了,宝钗得到的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而且最后连这具躯体也失掉了(宝玉出家)。
爱情的力量是强大的,没有什么能摧毁。
鲁迅曾说,中国女人有母性和女儿性,独独缺少妻性。
曹雪芹刻划了一个具有妻性的女人——林黛玉
因为有母性,所以女人多喜欢控制改造男人,薛宝钗就属此类;因为有女儿性,所以女人多喜欢依赖男人,比如花袭人。现在女大学生中不就流行: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两类人如此之多,说明中国女性在认知上进步并不大。
那么妻性是什么?是女人人格上的独立,感情上的自尊自爱与无私。
身为女人,靠抓、靠控制、靠监视、靠赋予责任与代价是留不住心爱男人的心的,但如果你懂得并具备了妻性,还用得着去抓住男人的心吗,他早就呆着不想走了。
上一篇:慈禧的两个遗嘱与清朝灭亡
下一篇:古代最小资的九种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