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后对找工作的几点心得
俗话说郎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2008北京的这个日子里,我深深地感受到如今男女都一样对于女人的那份压力与紧迫感。女也怕如错行啊!
2006年学新闻从学校毕业的我,和同学一行3人来到北京。面对偌大的北京市。我们都无限遐想,同时也无比惆怅。
开始的一两天里我们连行李都没处放,幸好同学有朋友在北京读书,我们是提着行李到那个朋友的宿舍暂时落脚的,后来到5环外租了一间平房,一共三层很小的私建楼,我们住最底层,为了节约开支,我们3人愣是挤在一个大约15平米的房间里。夏天由于屋里还比较潮,比较凉爽好过,到了冬天北风一吹,窗缝里冷风怪叫着挤进屋里,自烧的暖气没有一丝抵抗力,身为南方人的我叫苦不迭,几乎把所有的毛衣套到身上。
尽管如此也没有吓退我们。天天跑人才市场的我们终于找到一家报社,当时新的劳动法还没有出台,报社以每月400元餐补,实习的名义让我们留下了,说是以后有突出表现的可以转成正式。我们还是很高兴,毕竟看见了一线曙光。
说是编辑助理,其实也就是打杂的。基本上连内勤都算在实习内容里,有时候排编和校对我们要做很多遍,穿穿小鞋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勤劳好学,对待每个老资格都要毕恭毕敬。
3个月过去了,5个月过去了,丝毫没有守的云开见月明的迹象。我们开始抗不住了——住得很远,我们天天都坐地铁到单位,一个月光地铁的费用就要占几百。400元的餐费补助对我们这些“穷人”来说,丢进水里还打不起来水飘的,我们都开始泛起了嘀咕。一个同学打了退堂鼓,离开了北京,临走的时候她把被子什么的都留下了,我们都不富裕……几乎月月家里都要补贴点金费。我心痛了,爸妈的收入都不高,我毕业了还要伸手,很痛。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工作,离开了那家报社。
出了报社,我到一家私营企业做人事。离住的地方不太远,转正后一个月2500,离家不超过十站地。为此我特地咬咬牙问家里借钱买了辆爱玛锂电车,在北京拥堵的马路上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桶金的发觉之路。
我又错了……
留在报社的同学10个月后也出了报社,找了一家广告公司做行销,写的东西时而能在杂志上刊登。一年半以后,他的待遇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怕伤我自尊具体数目没告诉我)而我,还在同样的公司,依然骑那辆问家人借钱买的爱玛车奔波于各个招聘场,(攒了两个月的钱才把“债”还掉。)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我是招聘方。更可悲的是,我发现我的专业能力越来越退化!惨痛的教训。因此我要说给学弟学妹们的是:
一、 不是万不得已,千万别找与自己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工作,除非你的兴趣使然。
二、 找工作要找准时机,千万不可图一时的快意。
三、 不要轻易跳槽,除非你有十全的把握和更好的机会。
四、 不论怎样,不要忘记你赖以生存的手艺,温故而知新。
PS:有过经历的欢迎来感言。互相学习嘛……
上一篇:高校热得快屡禁不绝?
下一篇:揭露人寿保险骗子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