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拟这样的标题,希望怒剑网的愤青们别拍我,尽管季羡林去逝了,是一件比较悲痛的事,但毫不影响我对他的中肯评价:一个活在极度疲惫中的伪国学大师去逝了。
稍有点思想的人,都知道季羡林没有什么独特的成就,说白了,其实他也就是一个勤奋努力的、知识异常丰富但成就甚少的好学生而已。鼓吹的精通12国语言,并不能成为戴上大师桂冠的充分条件。
我们来看季羡林的学术研究涉及的范围:
1、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2、吐火罗文。3、印度古代文学。4、印度佛教史。5、中国佛教史。6、中亚佛教史。7、唐史。8、中印文化交流史。9、中外文化交流史。10、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11、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12、德国及西方文学。13、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14、散文及杂文创作。
这样一罗列,结论就更容易得出了:即便我们不从学术的独特价值来评价一个学者,而是仅仅从所掌握知识的丰富程度来衡量,季羡林最多也就是个“梵文大师”,恰恰不是“国学大师”,除非你又祭出法宝,说印度“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一部分”。
在“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帽子中。我认为只有“学界泰斗”那一顶,季羡林勉强可以戴上。
他的优势在于:和他同时代,有许多大师,这些人都早已经死去了。所以,他这个知识丰富的老人,便自然成了泰斗。
1993年的时候,我混迹在北大,曾经听过他的一次讲座,内容好象是关于“文明、文化”什么的。听完之后,呵呵,季羡林先生实在不适合办讲座。
当今中国,绝不缺乏有知识的人。所缺乏的,是有思想的人。
必须强调的是,我称其为“伪国学大师”,与称呼余秋雨为“伪大师”完全不同。余是个无耻文人,而称呼季羡林为“伪国学大师”,则完全不带贬义。原因来自两方面:
浅层次说,是别人强加给了他“国学大师”的头衔。
更深的层次说:所谓国学,本来就没有大师。
必然会有人问:你说季羡林不是国学大师,那你说谁是国学大师?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伪问题。此问题正好引出我拒绝将国学大师帽子戴在季羡林先生头上的深层次原因:所谓国学,本来就是一块骗人的裹脚布,哪来什么大师?
这算不算一种悲哀?
注: 请作者速领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