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10年来电影界盛行的取悦西方受众之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观众那么多人,我和小刚伺候这些人就行了,而且我只管内地的观众,港台的都不考虑,因为实在兼顾不了那么多。”记得赵本山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我是演员出身,我是为了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才做了导演。但是我从没想过进好莱坞,我要伺候的是中国大众,我没想那么深,那么远。我也轻易不会碰电影。”
好一个“我要伺候的是中国大众”!我觉得葛优和赵本山都“整”明白了一个道理:观众才是文艺工作者的衣食父母。“从10年前就有人说中国电影人在取悦西方受众,但我坚持干我的活”、“我拍戏从来没想过得不得奖,观众喜欢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话是不是他们的真心话,我说不准。但对于一部凝集众多演职人员心血的作品,观众喜欢才是最大的奖赏,当然能获个大奖更好了。无论电影还是电视,首先应该把观众放在第一位,如果把能不能得奖放在第一位,位置颠倒了,即使能获个什么奖,少数人叫好多数人不买座,也没什么意思。葛优、赵本山在国内都很有人气,或许就是因为他们都明白这个道理。
然而,影视圈里就有一些人拍戏不是面向中国观众的,而是面向国外各种电影节评委的。电影拍好了,直接飞往电影节。电影获奖了,而国内的观众还不知道有这么一部电影。有的电影虽然在国际上获奖了,但国内的观众并不买账。
我国少有能称得上国内国外双赢的电影,是我们的导演水平低吗?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我看这不是主要的,主要问题在于:他们不是为中国观众,而是为金钱、为获奖。要说为金钱、为获奖都没有什么错,但是金钱的背后是观众,中国电影首先要想到中国的观众。媚俗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却很难有“品位”,不要说得到电影节评委的“青睐”,就是中国的观众也糊弄不了。国外电影节评委虽然也是观众,但他们是特殊的观众,而且由于存在文化差异,与我国观众的审美观不同,国外电影节评委认同的电影,我国观众不一定说好。
曾经有人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的电影只有深深地根植于民族的土壤,才能开出灿烂的花,结出硕大的果。我们的电影要走出国门争取拿国际大奖,首先要征服国内的观众。也许有人要说,很难两头兼顾。然而为获奖而拍电影终究不是电影的出路。即使不能获奖,只要赢得了观众的喝彩,也是幸事。
中国的电影为谁而活?看似浅显的问题,但我感觉有一些影视人好像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有多少影视工作者像葛优和赵本山那样,明白了“我要伺候的是中国大众”这个大道理?我想每个影视工作者朝这个方向努力,只有被中国观众认可了,才有可能在中国影视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