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成“毒药”,再牛气冲天,缺德了?
赵本山,又成为焦点,焦糊了!
中国人,无论穷富都喜欢过年,我想了好长时间也不知道为什么。如今过年,看春节联欢晚会更成一主要过年形式。不知不觉地,又要过年了,媒体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对春晚的炒作。
赵本山,该不该上,到跟谁搭档,到演什么……事无巨细,就差赵本山怎么上厕所也给报道出去了。
很多农民想看赵本山,原因就在赵本山的农民形象与自己近。中国的农民是可怜的,当被演了被代表了,也不知道,反喜滋滋地看着被演看着被代表。这样的农民,给他们吗啡,他们还不知道是毒品。
城里人,或讨厌农民或喜欢农民,想看赵本山,就有一种看着取乐的目的。中国的城里人看着农民形象在舞台上耍,乐得前仰后合,却忘了自己在太爷爷辈、爷爷辈甚至父亲辈还是农民,经常被欺负来着,这样的城里人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那种人。赵本山,不管怎么演农民,也改变不了很多城里人另眼相看农民,原因就在赵本山不知道自己的演就是给城里人的一副壮阳药。
媒体子虚乌有,眉毛胡子一把抓,炒作赵本山,为的是收视率上来,收听率上来,发行量上来,而不管赵本山在春晚舞台上偶尔的粗口会影响很多人。有一年,赵本山演一个小品,他学女秘书打电话:“喂,牛总?”转口又说:“还牛总,我以为‘种牛’呢!”牛总与种牛的区别,绝不仅仅是字面上的不同,更使人浮想联翩。央视,培养了赵本山,但央视传播的一些信息也搞乱了人们不知信什么。
从赵本山到喜欢赵本山的人,都折射着阿Q的影子,这说明中国人普遍是阿Q式的人。也可见,中国人的国民性,自鲁迅以来,并没有太大的改造。
相关观点:
20年了:让赵本山消失,春晚塌不下来
作者: 知能战士
昨日,经历了“多审”的2009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终于各就各位,登上了“终审”的舞台,各路笑星悉数亮相,为牛年春晚“笑果”努力。出人意料的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小品王”赵本山,首次亮相的小品剧本却意外被毙。本报记者采访时获悉,赵本山昨晚接到通知后已经打点行装连夜回沈。不过他此次回家并不意味着与牛年春晚绝缘,只不过是回家之后筹划新本准备第二次亮相。(沈阳晚报2009年1月4日)
也许不少人看到这条消息,或可惜,或意外。可是于我来说,却认为太过正常了,毕竟看春晚的目的,并不止是为了看一个人,何况是赵本山已经老得不能再老的面孔了,重要的是要有个好的剧本、新的演员。
不可否认,近些年来,央视春晚已经成为全国人民一道丰盛的年夜饭,赵本山应该是其中最为丰盛的一道大菜。他独有的幽默、滑稽,特有的形体、眼神、动作和语言,足以让人们难以忘怀,捧腹大笑。随着他的小品,东北文化得以在全国流传开来,赵本山也不仅仅只是春晚的象征,已经成为一个特质文化的标志。
然而,社会在不断发展,艺术也在不断进步,人们的欣赏水平更在不断提高,作为独霸春晚舞台将近20年的赵本山,未成名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现在的他盛名之下,公司之累,已经不可能单纯为了艺术而艺术,为了创作而创作,他的工作、生活不再简单,而是忙碌、疲惫和复杂,名、利自然而然地多了起来,导致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也好,演技也好,恐怕都已经走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20年有多少经历,有多少变化,可是我们的赵本山又有多少变化呢?
最为要命的是,本山上春晚似乎成了央视铁定的“潜规则”,这种现象至少存在三大弊端:一是让本山失去了创作的压力。因为是大牌,所以可能从不担心自己不能上春晚。此次剧本被淘汰,有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本山的大牌,审查时剧本是刚刚出炉,也没有排练,本山自己也没有上台表演,只是由编导读了读本子,这样的态度如何能行?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期待他有一个好的作品?二是大大压制了新人的成长。20年,足以压制多少新人,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因为赵本山,新人需要让路;因为赵本山,稍稍有点瑕疵的希望新星可能被扼杀。三是降低春晚的品牌效应。赵本山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其名气,人们喜欢看,但也寄予太大的希望,而往往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从近些年本山的小品来看,有很多已经带有明显的低俗无聊、装疯卖傻,带有明显的病态特征,缺乏一些的水平和修养,缺乏深层次的讽刺与搞笑,比如嘲弄残疾人和农民等。鲁迅说过,“喜剧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烂给人看。”而我们的赵本山好象是把人们的缺陷和痛苦撕烂给人看,尤如雪上加霜。
牛年的春晚,能不能牛气冲天,能不能搞出几个牛的节目。央视春晚也应该有牛气的手腕,比如能不能大胆一些,敢于多上几个新人,多创几个新的形式,多出几个新的创意,多出几个新的段子。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春晚不过就是逗全国人民乐一乐、轻松轻松,过个好年。20年了,让赵本山消失,春晚塌不下来!这也算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对春晚的最大期待吧,但愿央视有这样的牛气!
怒剑网友你的看法呢?
上一篇:谁在撒谎:“草船借箭”其实主谋是他?
下一篇:白菜女爱上鲍鱼男:谁合伙挖一个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