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核舰艇“长征1号”,大家知道怎么造出来的吗? 中间有哪些曲折的故事呢?
核潜艇、航空母舰、战略轰炸机被看做是现代战争的三大支柱性武器装备。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国是否建造航空母舰的疑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中国海军60周年大阅兵中打头阵的则是中国战略核潜艇,也成为人们关注地焦点。很多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同样作为现代军事力量的核心,中国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为什么一直在大力发展核潜艇而没有建造航母呢?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在研究如何发展中国海军时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战后的美苏为首的东西方阵营中先后掀起了“建航母,造潜艇”的趋势。不过由于新中国实力有限,不可能让两个项目同时上马,而只能择其一进行重点发展。
众所周知,建造航母这个庞然大物,不仅面临众多的技术难关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对新中国来说是个极大地负担,而且就算航母建造好之后还存在巨额的维修费用等等。而核潜艇则相对来说要容易、简单一些,花费也在中国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再者由于当时中国的“老大哥”苏联重点发展的也是潜艇方面的技术,自然对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加之当时中国的“近海防御”策略,使得核潜艇在中国的市场更大一些。
经过长时间的调研论证和科学求证,中国政府领导人也逐渐倾向于建造潜艇、特别是核潜艇。自1958年中国高层和军方开始着手筹划建造中国核潜艇事宜,并成立了相关的工作小组进行负责。
不过连常规潜艇都没有研制出来的中国,去研制发射鱼雷、导弹的核动力潜艇,从技术和工艺角度讲,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当时我国政府迫切希望苏联像转让常规潜艇技术一样,也转让、提供核潜艇技术。但对于核潜艇技术,苏联却格外保守、保密、封锁,一律是“三缄其口”。1958年10月,海军苏振华政委率军事代表团访苏,会谈后与苏方签订了引进海军部分常规装备技术的协定,但我方一提到核潜艇技术援助,便被苏方搪塞,就连想参观苏联核潜艇也不被允许。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建造核潜艇事宜曾一度被耽搁下来。直到1959年,赫鲁晓夫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10周年大典。借这个时机,中国政府再次向苏联提出了核潜艇技术援助问题,赫鲁晓夫却以核潜艇技术过于复杂、耗资太多、中国搞不出来为由,提出苏中可以组建“联合舰队”:苏联有核潜艇,你们中国也就有了。赫鲁晓夫还在此再次提出了让毛泽东极为反感的“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问题。对此,毛泽东毅然决然的回答是:不行。你是不是要把我们的东南沿海都拿去?你们干脆把我们的整个东南沿海都拿去算了!其实在赫鲁晓夫眼里,中国拥有核潜艇实在是“多余”、中国要想自己研制核潜艇更是“异想天开”。对于苏联人在核潜艇项目上对中国的刻意封锁与轻蔑,毛泽东愤然表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笔者认为,毛泽东如此重视核潜艇,并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气话”。这里有毛泽东对前苏联已经成为一种全球霸权力量的警觉。更重要的是,核潜艇能在水下几年、几十年航行。航行距离几乎也是无限的,并且它具有其他任何兵器无法比拟的第二次核打击能力。甚至可以说,一个国家能不能真正走向海洋,核潜艇是关键。
毛泽东的此次拍板决定对中国建造自己的核潜艇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中国的核潜艇事业就是这样开始的。随后不久就成立了“国防部第7研究院”(舰艇研究院),由刘华清将军任院长。
虽然在60年代由于中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导致核潜艇曾一度“下马”,但一到中国经济形势好转之后,核潜艇又立马动工。文革期间为了保证核潜艇事业不受冲击,中央军委下发了毛泽东签署的“特别公函”,反复强调这是毛泽东主席批准的工程,任何人不准以任何理由冲击生产车间。
就是这样,终于在1970年12月26日,经过6年艰苦奋斗,中国的核舰艇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国核舰艇“长征1号”正式服役。
上一篇:王刚和张铁林,这二乌龟,太陈冠希了
下一篇:亿万富翁艳遇大三女生,是社会公害吗?